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14年、出口总额连续16年排名广西第一,连续8年入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3年的21.7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219.7亿元,增长了102倍;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完成1117.9亿元,同比增长130.8%,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排全区第一……

一个个亮眼的数据,彰显着“边”赋予崇左的独特优势。建市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崇左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口岸振兴,对外开放活力不断迸发,已从昔日的“边陲末梢”走向开放前沿。


(资料图)

扩大互联互通,夯实口岸经济发展基础

日前,记者在友谊关口岸看到,满载东盟水果、机电产品的跨境车辆络绎不绝,快速通关。

业务繁忙的友谊关口岸是崇左口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印证。

▲一片繁忙的友谊关口岸。图源:边关凭祥

建市20年来,崇左口岸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得益于崇左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口岸升级发展,夯实口岸对扩大开放的基础作用。

建市以来,全市累计投入138.19亿元推进口岸和边民互市贸易点基础设施建设。友谊关口岸旅客联检楼、水口口岸联检楼扩建、中越友谊关—友谊口岸货物专用通道等一批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口岸升格开放提速明显。崇左先后建成4个国际性口岸、1个双边性口岸和8个边民通道,成为我国拥有最多边境口岸的城市。

全国第一个国检试验区——凭祥(卡凤)国检试验区建成,友谊关口岸实现“一单多报”功能、率先在全国沿边口岸实现全信息化智能通关、实行口岸通关现场业务。同时,我市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区(点)统一通关时间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崇左口岸通关效率不断提升。

崇左陆路开放通道地位突显,先后开通跨境公路物流线路23条,通达7个东盟国家20多个主要枢纽城市。全国各地经崇左的跨境铁路班列达19条。

随着崇左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也在进一步升级。

当前,南宁至凭祥友谊关、崇左至水口、大新经龙州至凭祥等3条高速公路已建成;崇左至爱店口岸、崇靖高速至硕龙口岸、东兴至凭祥、南宁大塘至凭祥友谊关等4条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

友谊关口岸扩大开放至浦寨、弄尧通道项目通过自治区验收;硕龙口岸扩大开放至岩应通道,水口口岸扩大开放至二桥监管区,爱店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那呼通道等一批口岸扩大开放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崇左还积极探索智慧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中越跨境无人驾驶运输模式和24小时无人化智能通关,目前正在开展智慧口岸试点建设项目选址和规划工作。

扩能升级、智慧赋能的口岸,增强了自身竞争力。友谊关口岸成为中国通往越南及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口岸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市边境公路口岸累计进出境车辆33.53万辆次,增长259%。

做强开放平台,培育口岸经济核心支撑

今年6月,以“实施RCEP发展战略 深化东盟合作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广西·凭祥中越边关旅游节在凭祥举办。在商品交易会、招商推介会、主题论坛上,涉及自贸区建设、跨境农业合作、跨境电商等领域的一批项目成功签约,崇左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建市以来,崇左抢抓机遇、借势发力,用好用活用足开放政策,做深做实开放平台,开放发展的脚步越走越快、越迈越实。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崇左)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边境贸易凭祥(卡凤)国检试验区……20年来,一个又一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相继落户崇左。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车流滚滚。图源:边关凭祥

这些平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根本,深耕“试验田”,收获“开放果”,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崇左对外贸易、口岸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

崇左跨境电商综试区是广西跨境电商业务种类最齐全的区域,跨境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崇左贸易发展的新动能。今年1-6月,崇左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出口货物累计总重量7857.9吨,总货值达10.4亿元。

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挂牌成立四年来,以“五跨”试点任务为重点,推进制度创新取得新进展。国家赋予的85项试点任务全面实施,有21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自治区层面复制推广。

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内的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和龙州边境经济合作区,正成为中国—东盟进出口加工贸易核心基地。

目前,崇左全面推进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着力打造面向东盟陆路大通道重要进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产业合作综合性平台示范区。

强链补链延链,“通道经济”变“口岸经济”

近日,在凭祥生和堂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熟练地操作各类器械,打包、清洗、杀菌……各生产线、设备全速运转,车间开足马力生产。

该公司依托边境落地加工及互市政策优势,从东盟进口原材料,重点生产以凉粉草为主要原材料的龟苓膏产品,公司年均产值1亿元。

▲凭祥生和堂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赶制产品订单。记者 钟金炽 摄

建市以来,崇左充分利用丰富进出口产品资源和独特的沿边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发展沿边产业,推进更多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企业落地,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2020年,凭祥、龙州、宁明获商务部批准为边民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县(市)。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互市商品+落地加工”成效明显。当前,在凭祥市落地加工的商品有芒果干、冻榴莲、百香果、凉粉草、木薯干片、木薯淀粉等;龙州县边民合作社与柬埔寨企业签订每年3亿元人民币的带壳腰果采购协议,正分批次通过海运互市方式进口落地加工;宁明县累计引进落地加工企业17家,初步形成了以胡椒、胖大海、丁香等产品加工的落地加工产业集群。

同时,崇左在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围绕电子信息、东盟特色产品等加工业,深入实施“百企入边”行动,加快打造沿边产业优势集群。

数据显示,目前崇左累计引进口岸贸易加工企业148 家,累计实现产值达 390 多亿元,逐渐形成了电子产品、坚果、水果、木材、中草药等多元生产产品的进出口加工基地。

电子产品加工是崇左贸易加工业的重点产业。依托口岸优势,崇左创新与越南合作共建首个中越“两国双园”,深度融入东盟供应链产业链。中方园区目前已有三诺数字、菜鸟供应链、新秀科技、安永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主要发展电子产品加工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着力打造跨境电子产业集群及辐射东南亚的现代轻工业制造产业集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