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qiū fēng guò ěr
【成语释义】 秋风过耳,汉语成语,意思是像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自己无关,毫不在意。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资料图)
【近义词】 无动于衷 如风过耳 过耳春风 马耳东风
【反义词】 洗耳恭听 侧耳细听 侧耳静听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人不在意
【成语造句】
1.不管大家怎样劝他,他都像秋风过耳一般,根本不听。
2.对那些不实的流言,他一向当成秋风过耳,不予理会。
3.这位学生将老师的训诲当成秋风过耳,全然不放在心上。
4.他说的那些话,对我不过是秋风过耳,我不会往心里去的。
5.哪一个不指皇天各般说咒,恰似秋风过耳早休休。
【成语故事】
春秋时,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小儿子季札德才兼备,最为寿梦宠爱。
寿梦临终前表示,要改变传位给长子的制度,让季札继承王位,但季札表示坚决不受王位。于是寿梦把长子诸樊叫来,要他别忘了自己有一遗命。
寿梦去世后,继位的诸樊与弟弟余祭、余睐一起立下誓约:今后王位不再父子相传,而是兄弟依次相传,最后务必让最小的弟弟季札继位。
果然,诸樊死后余祭继位,余祭死后余睐继位。
季札忠心耿耿地辅佐兄长治理朝政,贤名远扬。
余睐临死时,按誓约将王位传给季札,但季札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并且真诚地向朝中人说:“父王离世前,我就表明不受王位。做人要行为正派,品格高尚,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像吹过耳的秋风,我对它漠不关心。”
为了彻底表明自己的心迹,季札索性前往自己的封地隐居起来,直到余睐的儿子僚继位后,他才考虑重回朝中,帮助吴王僚治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