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一线去,走进社区,作社区工作者,倾听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感受接诉即办工作的苦辣酸甜……”近日,清华大学在校博士生与研究生们组成的和义街道实践支队来到丰台区和义街道开展清华学子走进社区活动。8月15日早上9:00点,清华学子一行6人驱车半小时,踏进了丰台区和义街道东里第三社区,拉开了今天“社区治理社区接诉即办工作”主题实践活动的序幕。
接诉即办 清华学子修缮漏雨楼顶
和义街道和义东里第三社区,位于南苑路和义段东侧,这里是和义地区最早的居民小区,房屋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40多年过去了,这里从职工羡慕的新房高楼变成了典型的老旧小区。老化的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成为社区治理的难题,也成为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头疼事儿。和义东里第三社区是街道接诉即办办件最多处理办件优质服务社区之一更是难题最多的社区之一,平均每月街道接诉即办件量30余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经常在说社区工作无论是接诉即办也好无论党建服务也好,我们就当自己是居民,首先站在居民角度思考工作,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比如刚刚接到这个件,居民家中漏雨问题,其实该栋楼几乎年年都有漏雨问题,是社区头疼的问题之一……”听着社区书记的介绍,看着厚厚的泛黄的接诉即办工作手册,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王印琪鼓起勇气,主动请缨要和社区工作者们一起去实地办件实地解决最贴近民生的问题。“书记我想投入到咱们接诉即办工作,实际办件,咱们开始吧!
上午10:00,“您好,我是咱们东里第三社区工作者王印琪,这次您的件我为您处理,首先感谢您对工作的支持……”第一次穿社区的蓝马甲,第一次以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实际参与社区治理,同学们一开始还有新鲜感。一起爬着“老破小”的居民楼,在37摄氏度的高温“加持”下,大家不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水浸湿。实践支队的每个人心理都在默默感受着每名社区工作者的不易,感受着最接“地气儿”的百姓生活,感受着最真实的社区工作者的日常。“我家一直在这小区居住,我们这个楼楼龄快40年了,上次的防水还是2012年老旧小区改造做的。前年我们这个楼道就漏雨,去年发现楼顶这位置竟然长了一颗树,5月份的时候我找了管楼的社区工作人员,他们已经找师傅给处理了两次了,但是没管用,漏的越来越厉害,现在从楼道漏的位置已经蔓延到我家厨房了,不光我家,我楼下的5层、4层居民都漏了。没办法我只能打12345了!“你们摸摸看,这墙现在还是湿的呢”;“哎呀,这楼道里还有电表,多危险啊”。同学们你一嘴我一嘴的讨论开,商量着怎么给求助的居民解决这个难题。今年我们又无奈的打了接诉即办热线,这次没想到是清华的学子上门给我们解决问题,他们以社区工作者的身份投入到给我解决问题中,沟通方式高效,不大一会儿他们就开展工作,现场和施工工人们讲解施工解决方案,填埋楼体缝隙,在楼顶铺设好沥青毡子,缓解目前漏雨问题,然后迅速和清华土木工程专业同学一起进行网上云处理,而后通过了解政策又联系区住建委申报危险楼体建设专项资金,申请楼体专项解决楼体漏水根本问题。这次办件效果我很满意!这服务必须满分啊!”
中午13:00,当圆满解决完办件后,清华学子们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今天非常荣幸能有机会能够参与到社区治理的过程当中,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资源为居民解决家中漏水问题,深切体会到和义街道东里第三社区真正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办实事。街诉即办工作确实能够帮助街道实现高效治理,打造一个有韧性的社区。作为一名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生,未来我希望在就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加入丰台区,真正为百姓做一些实事,做一些好事。”王印琪说道
迅速出击 清华学子解居民后顾之忧
“5号楼3单元3层301、302一侧的楼道玻璃碎了,碎了两天了,一直没有维修,导致晚上进蚊子,影响了居住环境,影响我睡眠。我该找谁?谁给我立刻解决问题?”“您好,我是咱们社区工作者潘雨欣,您此次的问题,我为您处理。”此刻清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潘雨欣正在办理着和义东里第一社区的居民张先生反映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上午9:30分,东一社区的张先生打电话向社区反映5号楼3单元3层301、302一侧的楼道玻璃碎了,碎了两天了,一直没有维修,导致晚上进蚊子,影响了居住环境。张先生不知道新物业公司的电话导致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决,后来通过和义办(12345)派件给到和义街道和义东里第一社区委员会,社区领导将任务派发给清华学子回家的清华学子,上午11:30分,他们快速的制定了解决计划,准确的、解决了问题。
清华公管硕士研究生潘雨欣告诉记者:“当收到社区委员会给的任务时,我们先了解了一下大概情况,利用午饭时间,与队员们制定了计划方案,考虑了方案是否行得通、效率是否高、居民能不能满意这个解决方案等方面,最后构思出来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下午14:00分“这些清华孩子们还真挺负责的,联系物业挺快的、很务实。因为属于老旧小区,前期物业撤出,现在由应急物业代管,自己联系物业,物业一般不会那么快的来解决,由咱们社区联系物业,物业肯定也更重视一些”,“他们清华学子的思路真是挺清晰的,很快就知道怎么解决,到现场之前就把物业联系好了,他们直接就可以测量窗户的长和宽,定制合适的玻璃,他们甚至还去了解了玻璃的材质了,因为这里居民老年人居多,怕玻璃再次碎裂误伤到老人。当天,他们就给我们安上了最合适的玻璃!这清华学子是真不错,把事当事!我很满意最后的解决结果。”居民张先生说道。
潘雨欣表示:“很高兴来到和义街道参与到接诉即办的具体工作之中。‘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协助解决居民楼道玻璃修缮诉求的过程中,我们也切实体会到了开展接诉即办工作在为民办实事、为民服务方面的重要意义。未来也希望在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增进对现实实践的观察、思考与理解,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和义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组织清华学子们走辖区企业、进社区,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更加希望他们能留在丰台,驻足和义,在实践中成长,以青年的朝气锐气,在丰台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的计划中,发挥自己的光与热,绽放出最美的青春!
来源 丰台时报
记者 张馨予 实习记者 王一彤 摄影 王一彤
编辑 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