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三峡晚报讯(记者高伊洛 通讯员赵杰  实习生尹睿)8月21日,记者从宜昌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宜昌将拓展“城乡社区专项计划”,面向应届毕业生新增70个社区工作者岗位,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根据省委、省政府促进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署,今年,全省拓展城乡社区专项计划,计划面向应届毕业生新增1000个社区工作者岗位,

此次招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由民政部门报请当地人民政府研究确定招聘计划和方案,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组织实施。

考试采取笔试+面试的形式进行,笔试内容为居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社区治理政策、社区工作实务、公共基础知识等;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形式进行。

各地可探索建立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储备制度,将进入面试人员纳入储备计划,储备有效期1年。因聘用人员自愿放弃、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辞职等原因造成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缺额的,由储备人员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

招聘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薪酬待遇按照当地有关政策纳入财政保障。

宜昌市民政局要求,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持续实施社会工作人才专项引育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平。鼓励县级民政部门采取专业培训、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社区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提高社区服务的温度和精度。

根据宜昌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助力共同缔造工作要求,到2025年底,宜昌将力争在全市城乡社区全面建立起融合发展、 运转有效的“五社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社会组织参与更加活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业引领作用明显发挥、慈善志愿服务广泛发展共享的良好局面,构建起多元主体广泛参与、服务有效可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区共同体。其中,城市社区工作者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比例达到100%,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 5000 人以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