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资料图】

泰胜风能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耕耘,逐步成为国内风电塔筒领域的龙头企业。自2013年收购“蓝岛海工”以来不断开拓海上风电业务。与此同时,积极开拓风电场开发运营业务并建设生产基地推动风电产品大型化。

泰胜风能前身为上海泰胜电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专业生产风机塔架的公司之一,成立于2001年,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随后公司积极拓展海风业务,收购南通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股权。

背靠国资,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实际控股。2022年5月26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通过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广州凯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股26.93%,成为公司最大股东。

公司股份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方面,风力发电设备业务主要产品为自主品牌的陆上风电塔架和海上风电塔筒、导管架、管桩、升压站平台及相关辅件、零件,是陆上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部件之一,主要起支撑作用;海洋工程设备业务主要产品为海洋工程平台相关辅件、零件以及用于海洋工程的各类钢结构件,相关产品作用涵盖海洋工程的各个方面,视具体订单而有所不同。

2021年控股子公司嵩县泰胜自有的嵩县50MW风电项目顺利完成并网开始发电,实现了公司风电场“零”的突破。自此公司将持续积极推进风电场开发业务,并逐步形成符合公司特点的风电场开发模式及合作模式,产业链获得延伸。

公司主要业务

风电设备主营产品包含陆上风电塔架和海上风电塔架、导管架、管桩、升压站平台及相关辅件、零件,其中8MW风机塔架、日本浮体式海上风机塔架、大型分片式塔架、175米斜拉塔、10MW海上风电导管架、2300吨级大单桩、高端升压站平台等具有行业领先水平。

塔架、管桩、导管架等风电设备零部件产品呈现体积大、重量大等特点,一般情况下行业内企业综合成本结构中运输成本占比较高;近年来随着风电行业主流机型大型化趋势愈发明显,运输亦成为制约风电设备零部件生产企业业务发展的瓶颈之一。

公司多年来深耕主业,在全国布局了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华南五个战略区域、十个生产基地,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公司与供应商及客户间业务黏性,有利于提升公司现场技术服务及售后维护服务能力。

具体来看,陆风塔筒多年维持在70%以上的营收、毛利占比水平,其中2021年营收、毛利占比分别为48.8%、43.4%,较此前有所下降,预计主要因为抢装潮导致海陆风产品出货结构变化所致。经过2020年陆风抢装潮之后,2021年陆风装机约30.7GW(同比下降55.3%),导致公司2021年陆风塔筒出货量有所减少(同比下降28.51%)。

由于2021年海上风电抢装,公司海风产品出货量较大幅度提升(同比增长90.1%),进而拉动海风产品营收、毛利实现102.8%、63.7%的高增长。经历风机抢装之后,2022年公司陆风塔筒营收、毛利占比有所提升(分别为85.3%、80.4%),预计主要因为2022年海风装机继抢装后阶段性下滑,海风产品出货量同比有所减少,同时公司陆风产品出货增加,进而拉动陆风营收、毛利占比提升。

专注风电支撑产品,新业务有望改善毛利

在手订单充足,2023年业绩有所保障

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额约为33.13亿元,较2021年末持平略增,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从在手订单结构看,公司2022年海风产品在手订单占比有所增加(同比增长41.6%),预计将带动2023年出货结构的同比改善,实现盈利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公司目前2023年产量目标约70万吨,同比增长约70%,一定程度上验证公司今年出货量快速增长的确定性。截至2023年3月底,公司在执行及待执行订单共计35.88亿元,其中陆风/海风25.74/9.62亿元。塔筒订单多为当年签单、当年交付,从而保障当年利润。

随着公司扬州基地陆续投产,投产后释放25万吨出口产能,同时江苏蓝岛产能可交付国内海风订单,出口业务、国内海风业务将实现大幅扩张;此外,公司正在启动南方海风基地的前期投资工作,预计南方基地投产后将继续扩大国内海风、出口海风业务,单吨净利具备增厚空间。

量增确定性较强

从历史规律看,公司当年的营收、塔筒出货量与上一年度在手订单的数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上一年度在手订单数量较多,则当年公司的营收、塔筒出货量一般也同比有所增长。

由于陆风塔筒体积较大,存在运输半径限制,一般塔筒企业会选择在风电场周边地区就近建厂布局。因此,产能覆盖范围将成为各家塔筒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公司积极在新疆(哈密、若羌、木垒、吉木乃)、上海金山、黑龙江大庆、江苏东台、内蒙古包头、广西钦州等地开展陆风塔筒产能布局,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受益于较为广泛的产能布局,公司塔筒业务的出货量、营收处于行业前列,2022年分别实现塔筒出货37.3万吨、塔筒业务营收30.6亿元。

同时,公司积极提升新产能的建设和释放,包括进一步扩大新疆地区陆风产能,以及扬州面向出口的25万吨塔架产能预计今年投产,从而带来产能提升,有望深度受益今年行业高景气。

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2021-2022年开始公司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毛利率持续承压,自2022Q2以来公司盈利能力呈现逐步改善趋势。我们认为2023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同比去年有所改善,主要因为:

1)原材料价格同比回落。2023年以来原材料中厚板的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目前降至3940元/吨的较低水平(截至2023年6月2日的价格水平),同比下降22.7%,有望一定程度带动公司盈利能力积极修复。

2)产能利用率饱满。公司2023年产量目标约70万吨,对应今年整体产能利用率相对饱满,相比2022年预计显著提升,进而有望摊薄制造成本,提升毛利率水平。

3)海风管桩供需紧平衡。随着2023年风电装机逐步放量,预计今年海风管桩行业供给处于紧平衡状态。在行业需求高增的背景下,行业加工费有望获得较强支撑。

制造业切入风场运营业务,未来有望增厚利润

公司积极探索风电场开发等产业链相关的业务拓展计划。

2022年,公司持有河南嵩县50MW分散式风电场;此外,公司正在广西等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场相关项目。

风电场投资运营业务目前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较小。

小结

泰胜风能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风电塔架供应商,预计将充分受益于风电装机放量和海风需求崛起趋势;随着产能扩张和产品结构升级,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业绩或迎加速增长。

盈利预测综合值

参考资料:

20230607-长江证券-泰胜风能-300129-运开时“泰”,乘“胜”而行

20230526-德邦证券-泰胜风能-醉斩长鲸倚天剑,双海驱动赢高期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于鑫(登记编号:A074062203000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