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唐钰洁 记者 于露)盛夏时节,被沙漠三面包围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散发着滚滚热浪。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中,几十名青年刚刚完成今天的梭梭种植任务。“同学们,收工了!” 驻扎在腾格里沙漠的某公司梭梭基地负责人欣慰地看着“绿勤行”的队员们,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十年走进腾格里,种下的近两千亩梭梭苗牢牢地长在沙地里。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学生吕美望牵头发起“绿勤行”社会实践团队,跨越2000公里、辗转33个小时到达民勤,每天步行20公里进出腾格里沙漠,制备麦草沙障、灭鼠护林、挖沙洞、种梭梭苗。这一干,就是十年。

黄沙漫天、空气干燥、环境简陋,这是队员们对实践基地的第一印象。背靠着沙丘,彩钢瓦棚子建成的宿舍、四面敞开的饭堂、矮小的厨房,还有几个蒙古包,这便是基地的全貌。

这是队长唐钰洁第二次来到沙漠,“我们按原计划分工,挖坑要挖到湿土再把铁锹使劲踩下去,插苗的人要提前分好大概3株幼苗,在铁锹抬起的瞬间把苗插到沙里,最后扑沙盖好,然后逐一浇水。成活率是最重要的!”唐钰洁告诉队员们。

沙漠日照时间长、水分蒸发迅速,植株成活率是防沙治沙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前几年的实践中,由于经验不足,种植的植株种子多数被老鼠刨出,后来团队也曾尝试采用营养杯培育幼苗再移植灌溉的方法,幼苗的成活率虽然有所提升,但种植方法过于繁琐,并不适宜大面积种植。2022年起,团队开始采用全新的种植方法——直接栽种冷冻苗,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提前研究制定好分工,大大提升了梭梭苗的种植效率和成活率。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累计完成了近400亩、56000株梭梭幼苗的种植。

十年来,累计有1200余名队员深入腾格里沙漠,做好防沙治沙这一件事。“以星火之力,助绿意燎燎!”这是“绿勤行”团队的口号,更是每一个队员的坚守。

(学校供图 校对 张静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