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华甲胄复原作品
(资料图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冷兵器时代,甲胄是将士们的防护性装具,其坚硬的外表下藏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
编织甲片
甲片、皮绳、锤子、铆钉……在洛阳甲胄复原技艺传承人王春华的工作室里,各式工具和材料一应俱全。20年来,他潜心甲胄研究与复原,用冰冷的铠甲讲述鲜活的历史文化。
制作胄体
“甲胄也叫介胄,即身甲和头盔。”多年来,王春华对甲胄复原情有独钟。他根据出土的甲胄文物及历史文献,还原不同朝代甲胄的原貌。“甲胄复原是一项复杂而精妙的技艺,背后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我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复原,让作品更加贴近历史。”王春华说。
测试铠甲强度
2017年,王春华为《长安十二时辰》剧组定制甲胄,他的作品还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如今,甲胄复原技艺已入选西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甲胄复原,需要积累丰厚的文化知识,还要耐得住寂寞。”王春华表示,他会一直坚持下去,让更多人了解甲胄这一历史文化元素。
甲胄复原
王春华甲胄复原作品
王春华甲胄复原作品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光辉 通讯员 梁歌 宋竞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