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子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


【资料图】

美景、美食、慢生活,好不惬意。同样的水果,到了云南,好像甜度都增加了两度。话不多说,真想把它们都装进筐里,放进胃里。

同样是沃柑,云南种出来的,马上就能让你体会什么叫爆汁!一个小沃柑,甜度能达到15到17度。

高海拔、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造就了云南水果的高品质。

(云南省楚雄市永仁县的沃柑)

在云南,也有一个“日光之城”——楚雄市永仁县。阳光普照大地,却对永仁这片土地格外偏爱。这里年平均日照时间2836小时,仅次于西藏拉萨,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因此永仁县也被叫做“中国阳光城”。

阳光多了,产出的水果糖度自然高。就拿沃柑来说,云南产的沃柑糖度普遍偏高,而永仁县产出的沃柑能成为云南沃柑里的“高甜选手”。

生长于山丘地形的永仁沃柑个大皮薄、果实饱满、丰盈汁多、果肉嫩滑、清甜化渣、冰润爽口,营养成分很高。

而且,和云南很多地方种植的沃柑一样,这里的沃柑有着晚熟上市的优势。通常,沃柑上市时间是12月到来年3月份,但这里却是四月初上市,最晚可以卖到7月份。

在永仁,沃柑成了一份撑起大伙钱袋子的甜蜜事业,2022年,永仁县沃柑产业面积突破了1万亩,带动了5000多人就业。

依托独特地理条件和得天独厚的优势,永仁县以“高原特色错季精品水果”为鲜明旗帜。种出好果,再把种植与休闲旅游采摘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户增收。永仁县把沃柑这张牌打得明明白白。

01

在阳光城跟太阳较劲

而7年前,永仁的沃柑还是一片空白。探究永仁的沃柑产业,还要从一个叫赵琳的人说起。

赵琳是上海人,原本和丈夫在上海有一家做船舶配套的企业。2016年,赵琳就开始留意农业项目了,当时,她了解到有人在云南种植沃柑,1亩轻松能卖6-7万元。赵琳想,要是种上1000亩沃柑,那么每年就能收入六、七千万元。

2016年,赵琳在云南四处考察,寻找合适的地方,当她来到永仁县时,一下就被这里的阳光所吸引。

当地的海拔高度在1600米左右,再加上阳光充足,这里种沃柑再合适不过了。而且,这里沃柑的生长期能达到14个月,这也让沃柑吃起来格外地甜。

2017年,赵琳流转了1200亩山地,投资2000多万元开始改造建设。

即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雄厚的资金,但在农业里,却依然战胜不了天,长出来的果子让赵琳很郁闷。

成也阳光,败也阳光。使劲晒,果子就会晒伤。名字倒是好听,叫太阳果,就是被太阳晒坏的果子。

第一年结出的果子,很多都是太阳果,剩下的外形也都不好看,品质不好的果子占到70%,一亩就少赚了1万多元,上千亩的果园损失了上千万元。原本是奔着阳光来的,可大自然的恩赐在这里却成了果子的噩梦。

关键咱也不是后羿,咱也没法儿跟太阳较劲啊!

赵琳四处请教专家,还派出技术员去各地学习,经过半年多,最终摸索到了一个方向。紧接着,赵琳通过一个办法,让商品果一下占到了80%,沃柑还都长得很漂亮,办法只有八个字。

上稀下密,左空又空。

上面要稀疏一点,能够通风透光。下面密一点,上面果子少了,伤害也就少了。就是把伤害降到最低。

现在,赵琳的沃柑个个都匀称又漂亮,商品果达到5000多斤一亩,一下就卖了600万斤沃柑,加上晚熟上市,和广西等地错峰销售,卖到4元多一斤,比广西沃柑贵出5角钱一斤还很抢手。

更重要的是,永仁沃柑的名气一下就打响了,随后,赵琳把面积扩大到2500亩,在她的带动下,当地很多农户也开始种植,沃柑面积发展到了上万亩,成为当地一个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富民产业。

02

攻克唯一一个缺点

如今的永仁树满山,果满林,永仁县也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在沃柑园里投资打造了一个观景平台,两个高高耸立的沃柑雕塑成了永仁县的焦点。每到周末,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这里采摘游玩。

短短三四年时间,永仁沃柑在竞争激烈的水果行业里闯出了一条路,可丰收的喜悦才刚品尝1年,大伙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们发现,沃柑太多了!

原来,近几年云南各地都看到了独特的地理优势,沃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市场供应量比之前增长了三四倍。这让永仁县的种植户很着急,怎么样才能在晚熟上市的沃柑市场里保持竞争优势呢?

他叫胡庆良,浙江象山人,来永仁种沃柑七年了。

这是鱼蛋白肥料,是胡庆良从老家浙江买回来的。胡庆良发现,这个东西能让果子的品质更好,风味也更浓郁。但这不是什么独门绝技。

胡庆良琢磨,如果说非要给果子找缺点,那就是有籽,吃起来麻烦还硌牙。那就种植无核沃柑。

近些年市场上其实无核的水果挺多,有无核葡萄无核荔枝等等,而且经过市场调研他发现,无核沃柑已经开始出现了,但是非常难种,果子大多都保不住。

无核特性导致无核沃柑极易脱果,当时在云南,还没有人成功种出过。但胡庆良觉得,这是一个能够扭转局面的突破口,他想挑战一把。

2019年3月,胡庆良买了100多万的苗,种下了近900亩无核沃柑,起先,沃柑树结了非常多的小果,但没多久,小果就陆陆续续全部脱落了,果子完全保不住。后来,经过考察,胡庆良找到了一个可以解决保果的办法,那就是环割。

环割来不得半点马虎,还得分秒必争。其中的奥秘,就是对时间的探索,有时相差一天,结果就大不一样。最多的时候,胡庆良1天要环割500棵,也是对技术更大的考验。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不断调整环割的时间和要点,无核沃柑保果的难点终于突破。

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较量,每年4月中旬开始,胡庆良要在1周内,给沃柑树进行环割,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在之后的三个月里,还要严格控制夏梢,才能保证果子营养。现在,胡庆良的无核沃柑亩产量能轻松达到4000斤。

没籽,糖度高。这样的沃柑谁不爱?

新颖的东西,永远不缺市场。无核沃柑成了水果市场的新宠,能卖到7元多一斤。

无核沃柑的出现也吸引了永仁当地的电商。直播间搬沃柑园,还要用最具永仁特色的方式介绍永仁沃柑。

主播们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村民,现在,不仅成了家乡农产品的代言人,还足不出户就能增加收入,像这样的电商主播,当地有上百位,既拓宽大伙就业创业路,也串起乡村共富链。

在永仁这片沃土上,有人和太阳较劲,还有人和时间赛跑,还有人玩转“新农具”。他们各有所长,但共同用智慧和创造,让沃柑在永仁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往期回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