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麦子熟了。
(资料图片)
在「单身主义」盛行的当下,「年龄焦虑」已然成为了过时的话题。当结婚生子不再是女性的必选项,人生便多了数不清的可能。
与此同时,当泡沫被戳破,降薪裁员的危机席卷中产,网约车发文宣布饱和,外卖行业不再吸纳新骑手。
35-40岁似乎站在了人生的临界点上:不少人开始经历中年返贫、中产返贫。
40+单身未育的徐白白(小红书@徐白白),到了大家眼中可以「退休」的时候。
她2003年就入职腾讯,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上。没有养娃的压力,父母身体健康,自己赚钱自己花。
按理说,她应该有了不少的积蓄,可以开启幸福的退休生活。
但她却称自己为「中年返贫」:
中年创业,造光了大部分积蓄;广州生活成本不低,这两年光是租房就花了14万。
©小红书@徐白白
40+单身独居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中年返贫到底意味着什么?经历过高峰,她该如何应对低谷?
一起来听听她的讲述。
2021年,我决定从北京搬到广州。
我在北京待了快二十年,不夸张地说,我见证了互联网的起起落落。
2003年入职腾讯的时候,公司名还不是「腾讯北京分公司」,而是「腾讯北京办事处」。
那年我房租1500元,通勤只要半小时,也没听说过「996」,虽然业务岗下班时间总不固定,但总体幸福感很强。
©小红书@徐白白
后来,我辗转换了几个公司,房租渐渐涨到了6000元,「35岁职场危机」也被频繁提起。
在那种氛围下,你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行业里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我知道一旦辞职,就很难找到新的工作,但如果没有爬到金字塔尖,谁能保证自己不会被优化呢?
我想再「折腾」一下,开启了我的创业之路。
©小红书@徐白白
2021年我搬到了广州,花6000元租了90多平的小两居,一个人住。
广州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是,这里的房子不用封阳台!
北京偶有沙尘暴,平日灰尘也很大。广州气候湿润,空气比较干净,就算下雨会飘进雨滴,也权当清洗阳台了。
我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傍晚坐在阳台上,布置一份甜品,点两盏蜡烛,将手机静音,看远处的风景。
©小红书@徐白白
一到夏天,广州的云会变得很低,仿佛伸手就能够到。层层叠叠,像山一样。
©小红书@徐白白
不一会儿,晚霞就会将云朵染成金光色。
©小红书@徐白白
从我家阳台能望到珠江对岸的CBD,等天彻底暗了,两岸灯光便会亮起。这个城市夜晚的热闹与繁华,便在此刻被我尽收眼底。
©小红书@徐白白
我也是在很多年后才知道,人到中年最缺的,其实不是看风景的机会,而是看风景的心情。
这需要我们在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全心全意地关心自己。忘记工作或人际中的琐碎杂事,只专注于自身的感受。
哪怕只是问一句「今天我的午饭合胃口吗」,也能有种被重视、被珍爱的欣喜。
我现在处于创业初期,生活节奏不太稳定,但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自己做饭。中午炒两个菜,晚上打一杯糊糊,很简单,但吃起来顺口,很合我的心意。
©小红书@徐白白
每到周末,我都会精心为自己安排一场约会。
或是和许久未见的姐妹去公园的湖心咖啡馆,为彼此画张速写;
或是跨城去看演唱会,前阵子我刚去了澳门看黎明的演唱会,全场一起和少年时的偶像合唱,酣畅淋漓!
©小红书@徐白白
独居时,偶尔难免会感到孤单,但更多的是从容与笃定,因为这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生活。
小到家居布置,大到日程安排,每天能被喜欢的事物包围着,我感到很幸福。
然而,如果要用另一个词语描述我的生活,那一定是:中年返贫。
我见证、经历了互联网的鼎盛时期,当然也吃到了时代红利,拥有了一定积蓄。
然而一场失败的创业,几乎掏空了我的口袋。转眼20年过去,虽然在老家有房,但在广州我依然是租房生活。
我将自己「中年返贫」的经历分享到网上后,收到了很多网友的评论,她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你会焦虑吗?
说实话,我不怎么焦虑。
©小红书@徐白白
如果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那一步,此刻我一定是崩溃的。但是你看,我现在还能打起精神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这不就说明,一切还在我的掌控之中吗?
我是一名乐观主义者,面对挫折,我的第一反应会是「幸好,事情还没变得更糟糕」,而不是「我快要完蛋了」。
这种对抗消极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努力习得的。
两年前刚来广州没多久,广州下了一场非常大的暴雨。当时我和一位20多岁的朋友在一起,我抱怨着出门又要不方便了。
但是那位朋友,却兴奋极了。她说她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张开双臂冲进了雨中,要好好体验一下什么叫「倾盆而下」。
看着她的背影,我突然很恍惚。
我想起二十年前,我也曾像她一样,第一次看到北京的大雪,兴奋地冲进雪里,躺在棉被一样的雪地上,任由雪花洒落在我的脸上身上。
怎么到后来,我却变了这么多?一到下雪,心情就会变得很差,担心靴子被雪弄脏,更担心路上堵车,耽误了拜访客户。
原来时间长了,人真的会忘记自己曾经的感受,或是看待事物的某些角度。
©小红书@徐白白
我们常会因为一点不愉快或是挫折而破坏一天的心情,以为自己处于人生低谷,只能咬紧牙关摇旗呐喊,要拼搏、要否极泰来。
可经历过后回头看,才发现这些都是小事。
比起紧绷神经患得患失,现在我更想轻松自在一点,把握好现在的每一天,在4字头的年纪,以20岁的心态去生活。
我去大理旅居了几个月,在人民路和朋友一起弹吉他卖唱;
©小红书@徐白白
坐着歌诗达邮轮顺南太平洋游玩了整整两个月,在大溪地和当地小孩一起海边踢球,在瓦努阿图的活火山口捡火山石。
©小红书@徐白白
回到广州后,我和新的合作伙伴再次开始了一段轻创业,做的是食材方向。与此同时,我从0开始学做账号,将自己折腾但充实的日常剪辑成VLOG,不到一个月时间,全网粉丝过两万,也能接到品牌广告了。
你看,那些想象中的坏事并没有发生,我依旧可以收拾好自己,重新出发。只是这一次,我拥有了更多的经验与教训,也能做得更好。
其实我常会忘记自己的年龄,在生活中偶尔需要填写一些表格时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我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啊」。
但换一个角度想,假如我能活到90岁,我的人生才刚刚过半,我还可以重新再活一遍。
对我来说,不婚不育不是目的,只是一个顺其自然的选择。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都近乎本能地转向了「更让我感到开心舒适」的方向,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了现在。
如今谈起不婚不育,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你老了怎么办?
且不说大多数老人行动不便时,并不舍得耽误子女的事业,更多的是选择护工照料,或是住进养老院;
更何况,在那之前,也许一个人住会更舒心。
©小红书@徐白白
去年,我们家老房子拆迁。我是一个恋旧的人,来来回回去了旧屋好几次,想拍点照片留念。
我叫妈妈一起去,妈妈却说她不想去,因为在那个房子里,她根本没过过好日子。
我当时惊讶极了,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我无忧无虑的童年乃至少年,是妈妈用操劳和隐忍换来的。
她是典型的「中国式妈妈」,为了养育子女,不断压缩自我需求,总是将自己排在最后一位。等我们都长大了,她才终于有机会好好关心自己。
现在,妈妈一个人在老家住。我怕她孤单,想将她接来广州,但妈妈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一个人住不要太开心哦!」
想睡多久睡多久,不需要迁就子女的作息。兴致来了和老姐妹们去公园赏花跳舞,若是累了就在家里看看电视刷刷手机。
操的心少了,心情自然舒畅,身体也很健康。
我很开心,我的妈妈终于将自己的感受放在了第一位,比起担心我吃的不好,妈妈更在意自己来了以后舒不舒服。
有妈妈做榜样,我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期待和规划。
©小红书@徐白白
首先是健康,我比较注重健身和保养,目前身体状态还不错。同时,我也为自己布置了充足的保险,若是以后生病,也不用太担心。
其次是养老金,妈妈现在住的房子是我全款买的。等我到了需要养老的年纪,我也可以住进去,或是卖掉。
现在这个社会,大家的寿命都很长,60岁也一样可以工作。我大概永远不会退休,因为我喜欢在工作中与社会产生紧密连结的感觉。
哪怕实在没有其他工作能力,只能去做看门的保安,我也一定会乐在其中。更何况当保安还有工资,我能养活自己。
©小红书@徐白白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我「想得太简单,人生有太多意外」,但我很喜欢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恒久前行。」
大环境是客观存在的,那些关于金钱、工作、养老的担忧和焦虑也都是真实的情绪,我无法否认。
但我依然可以选择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我还很健康,也很年轻,我的学习能力还不错,对这个世界依然充满好奇。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正处于山谷,那么与此同时,他便也承认了,再往前走就是山峰。
本文图片来自受访者小红书@徐白白视频号@徐白白-徐白白采访、撰文丨李耳耳
出品丨麦子熟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