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 摄影报道
盐工们趁着天气好多晒好盐,也吸引游客参观学习晒盐工艺。
近日,在儋州市峨蔓镇盐丁村的古盐田里,盐工们忙着晒盐收盐。时下正值晒盐旺季,盐工们趁着天气好晒盐,也吸引游客参观学习晒盐工艺。
【资料图】
在儋州市峨蔓镇盐丁村的古盐田里,盐工们忙着晒盐收盐。
盐丁村古盐田属于峨蔓镇沿海600亩千年古盐田——峨蔓盐田的一部分,峨蔓盐田分布在盐丁村委会的盐丁、南湖、灵返、小迪、细沙等自然村,村落由万年前火山爆发的玄武岩石堆砌而成,石头房子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盐道两旁是茂密的红树林和仙人掌,风景秀丽而独特。
1200多年前,海南先民利用这一特殊地理结构在岸边滩涂上用黑石凿成盐池、盐槽,铺设成海岸盐田,开辟了日晒海盐的谋生之路。如今,峨蔓古盐田保护完整,晒盐技艺代代传承,盐田里盐工们劳作的身影也一如千百年前一样,古风犹存。
海南先民利用这一特殊地理结构在岸边滩涂上用黑石凿成盐池、盐槽,铺设成海岸盐田,开辟了日晒海盐的谋生之路。
盐工收集卤水。
盐工用土和稻草等材料做成卤水过滤层。
用铁刮板从四周向中心刮盐,收拢后再用水桶盛装起来。
海水喷洒在泥土上,晒干后盐工再将泥土收集起来做卤水的过滤层。
盐工收集卤水。
峨蔓古盐田保护完整,晒盐技艺代代传承,盐田里盐工们劳作的身影也一如千百年前一样,古风犹存。
用火山石铺设的盐道穿过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