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一抑郁症女子


(资料图)

离家出走 

漳浦县公安局赤岭派出所民警

3小时将其寻回

漳浦:抑郁症女子离家出走 民警3小时将其找回

“太感谢你们了,帮我找回走失的妻子。”近日,赤岭畲族乡村民朱先生将一面印有“人民卫士 为民救急”的锦旗送到漳浦县公安局赤岭派出所,感谢民警及时援助。

6月11日8时许,赤岭派出所接到朱先生报警,称患有抑郁症的妻子于今日凌晨独自离家出走,请求民警帮忙寻找。接报后,值班民警第一时间成立搜寻小组,全力开展寻人工作。

搜寻小组兵分两路,一组积极对接协调技术部门,争取通过技术研判获得有效线索。另一组则赶到了女子最后失联的地点及途经路线,调取周边视频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离家女子。

经多方寻找,民警终于在相邻的官浔镇一家民房门口发现了失踪多时的女子。只见,女子站在原地张望,神色异常。此时,距离朱先生报警仅过去3小时,在确定女子没有受伤,不需要送往医院后,由朱先生将其带回家。

6大高危人群易患抑郁症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通过研究发现,与生物遗传、心理与社会环境、个体性格等诸多方面因素有关,且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有6类人属于抑郁症的高危人群,需要引起注意:

1. 有研究发现,父母其中一人得抑郁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抑郁症病人,子女罹患率提高至50%~75%。研究还发现,有家族遗传抑郁症病史的患者,其第11对染色体发生异常。

2. 重大生活事件,丧偶(尤其老年丧偶)、离婚、失业等。

3. 产后的新妈妈,由于体内激素改变,加上生娃时间带来的影响,新妈妈也成了抑郁症高危人群。

4. 老年人,由于更年期内分泌的改变,以及在生活事件中的退缩,退休、家庭地位改变等,使得老年人成为抑郁症高危人群

5. 存在慢性生活事件,长期承受着压力。

6. 过于自卑、常依赖别人、爱自责或抗压能力差的人。

抑郁其实很难受

出现以下症状,并感觉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要尽快就医

1. 心境低落,晨重夜轻

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2. 思维迟缓,脑子“生锈”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

3. 不愿交流,疏懒少食

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

4. 记忆力差,语言不流畅

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

5. 身体感觉不适

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

6.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

7.  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预防抑郁:改变不了性格就改认知

1.  生物内环境,用药也是预防

用药是治疗,但从生物内环境来说,也是预防,通过药物的摄入,改变生物内环境状态,让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相对正常,能维持心境的稳定。罗炯提醒,药物治疗是最重要的。

2. 改变不了性格,改变认知

性格是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很难在长大了之后来改变。但我们可以在成年以后,运用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我们改变认知,试着从多方面、多角度看一件事,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

3. 大环境变不了,小环境做平衡

大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我们很难去改变,更多的我们要学会如何去更好的适应。而家庭环境,很难说谁强谁弱就不好,我们要去做好整体的平衡、和谐。

4. 饮食和运动也有预防作用

每天定时定量规律地运动、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支持系统,以及食用香蕉、小米等能增进愉快心境的食物,对预防抑郁症也有帮助。

5. 增强自我认知

我们还要增强自我认知,能够早早地意识到自己有情绪问题,需要别人的帮助,及时主动就医寻求帮助。

via:东南网 、图源网络

推荐内容